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虾青素已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短波单胞菌 (Brevundimonas sp.)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海云衫副球菌(Paracoccus haeundaensis)、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 sp.)和 石垣嗜热链球菌(Altererythrobacter ishigakiensis)等 几类细菌中被发现。
一些细菌中虾青素合成代谢的前体物质的存在,以及虾青素合成途径中多种关键基因的确定,为构建虾青素高产工程菌株提供了可能。研究发现,通过将海洋细菌海云衫副球菌来源的类胡萝卜素基因crtW,crtZ,crtY,crtI,crtB和crtE转入E.coli,成功地构建出产虾青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且产量高达400μg/gDCW。在E.coli中,两种主要限速酶DXP合酶和IPP异构酶过表达增加IPP和DMAPP的供应。通过增加异戊二烯前体的代谢通量,可以使番茄红素或β-胡萝卜素等类胡萝卜素的产量显著增加。然而,对于大肠杆菌中虾青素的异源生物合成而言,将β-胡萝卜素转化为虾青素是实现虾青素高效生物合成的最关键步骤。利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出不含质粒的E.coli,将菠萝泛菌和念珠藻的叶黄素生物合成基因整合到E.coliBW-CARO的染色体上得到工程菌株E.coliBW-ASTA,该菌株异源表达后得到虾青素产量为1.4mg/gDCW。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Fulvimarinapelagi来源番茄红素环化酶CrtY,β-胡萝卜素酮醇酶CrtW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Z的编码基因后,C.glutamicum成功合成虾青素,产量可以达到0.4mg/L/h。虽然细菌自身合成虾青素的水平与藻类差距较大,但细菌中虾青素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工程菌株的构建提供了相应的基因序列。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