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乳酸菌具有不同的富硒能力,其富硒率又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将植物乳杆菌分别接入浓度为2.0、3.0、4.0、5.0、6.0μg/mL的亚硒酸钠溶液的改良液体培养基(demanrogosasharpe,MRS)中培养,发现富硒率先随硒浓度增加而升高,当亚硒酸钠浓度为5μg/mL时富硒率达到最高值34.91%;而当硒浓度超过5μg/mL时富硒率下降至26.40%。植物乳杆菌在适宜的亚硒酸钠浓度下才能表现出最大的富硒能力。将同种乳酸菌培养在添加6μg/mL亚硒酸钠的改良MRS液体培养基中,梁金钟等与曾议霆等研究得到的富硒量分别为634.76μg/g和425.79μg/g;可能与各自培养时间不同有关联,前者培养36h,而后者培养了24h。
培养基中的氮源、碳源和矿质元素为菌株生长提供营养成分和能量物质,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可促进乳酸菌增殖能力和富集能力。通过优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缓冲盐和硒的浓度,发现植物乳杆菌在含有2%葡萄糖、3%牛肉粉∶酵母粉(1∶2)、0.6%磷酸氢二钾、4μg/mL硒浓度的培养液中培养,活菌数可达到4.9×109cfu/mL,富硒率为52.5%。而将同种乳酸菌培养在添加相同硒浓度不同配方的液体培养基中,其富硒率存在差异。王洋等将动物双歧杆菌01加入硒浓度为8μg/mL的南瓜汁培养基中培养24h,其富硒率仅为6.41%,而靳志强等利用改良MRS液体培养基富硒培养动物双歧杆菌01,所得富硒率为22.4%。王洋等利用南瓜汁培养基对多种双歧杆菌菌株进行富硒培养,发现各种菌株富硒率变化范围为1.76%~6.41%。此结果说明了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同种乳酸菌的不同菌株富硒能力也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菌株之间的基因型存在差异性而导致的。
不同时期的乳酸菌对培养液中物质的吸收能力表现出差异性。分别将一定量的亚硒酸钠溶液在动物双歧杆菌01培养初期(0h)、对数生长期(4、6、10h)以及稳定期(14h)加入MRS液体培养基中,结果表明,于6h加入亚硒酸钠得到菌体硒含量和细胞硒转化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9μg/g和22.4%。由此可见,乳酸菌在对数期表现出旺盛的活力,有利于吸收硒和转化无机硒。富硒鼠李糖乳杆菌同样在对数期第6小时加硒,富硒率约65%,与靳志强等研究结果相比增加了42.6%,可能是与菌株不同有关。乳酸菌的富硒能力与其培养时间有关,董晓芬等从枳椇果梗中筛选出一株富硒能力强且适宜发酵枳椇液的屎肠球菌,发现当培养时间为3、15、21h时分别表现出菌株的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降解期,而当培养时间为15h~18h时菌株的生长情况良好,在最适条件下培养富硒率可达39.06%。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