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纳米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周世红-会员头像-m.cellulartx.com伟业计量
周世红 2021-10-26 16:01 评论( 0 ) 浏览( 1053 )

塑料可塑性强、稳定性好,被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多个领域,因其具有难生物降解性,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塑料属于一种新型污染物,且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到2060年,预计全球的塑料垃圾约有1.55~2.65亿吨,而自然界将这一污染清除,则需要数百年的时间。塑料通过大自然风化和紫外线照射,于环境中缓慢降解成的小颗粒。2004年,Thomson首次提出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称之为微塑料。大部分学者认为粒径小于1μm的可认为是纳米塑料,也有科研人员倾向于将粒径小于100nm的称为纳米塑料。目前对于纳米塑料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以大多数研究的共识作为纳米塑料的定义,即粒径小于1μm的塑料颗粒认为是纳米塑料。环境中塑料污染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塑料颗粒,原生塑料颗粒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微小塑料颗粒,如为了增加摩擦效果在化妆品和牙膏中添加的塑料颗粒;次生塑料颗粒是塑料垃圾在风力、波浪等外力环境下通过物理作用,以及在紫外线等照射下,塑料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逐步破碎分解形成的塑料颗粒,自然环境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纳米塑料产生。随着环境中塑料污染物的增多,在自然条件下,次生塑料颗粒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塑料污染源之一。研究表明,环境中的塑料污染已广泛存在于水环境、土壤环境和大气环境中,并且已到达地球较为偏僻的地方。2020年,Bergami首次在南极隐孢子虫体内检测到了聚苯乙烯碎片,这证明塑料污染已经在南极存在,并可能已经进入了南极陆地的食物链中。由于采集方式、分析方法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微塑料的研究较多,而对纳米塑料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粒径减小,塑料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加,纳米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属的携带作用增强,达到纳米级别的塑料已经可以在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器官中转运。无论是纳米塑料,还是纳米塑料吸附的有毒物质均可能危害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健康。

相关链接:聚苯乙烯土壤重金属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