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炒青绿茶挥发性成分主要萃取方法与分析方法

周世红-会员头像-m.cellulartx.com伟业计量
周世红 2021-09-01 14:10 评论( 0 ) 浏览( 854 )

茶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不同萃取方法因萃取的温度、时间和溶剂差异,会导致其萃取效率明显不同。常用的茶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方法主要有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减压蒸馏萃取、动态顶空萃取、减压蒸汽蒸馏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及冷冻浓缩-搅拌棒吸附萃取等。如今,一些较前沿的挥发性成分富集技术正逐步应用于茶叶香气研究中。

采用不同的萃取方式富集得到的香气物质一般有较大差异。例如,朱晓凤等在黄大茶香气成分的研究中发现,SDE法萃取到的挥发性成分多为高沸点香气化合物;而SPME法萃取得到的多为中、低沸点且分子质量较小的化合物(烷烃、有机酸、呋喃杂环类、脂肪醛等),这可能与两种方法所使用的萃取温度有关。此外,不同的萃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性化合物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可见,不同的萃取方法各有利弊,其分析结果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在进行香气的全组分分析时,可以考虑几种方法同时进行。

在茶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近年来,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逐渐应用于茶叶香气化合物的鉴定,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峰容量大、定性更有规律、信息量大等优点。研究发现,在相同的色谱柱与升温程序下,GC×GC-TOFMS的色谱柱系统分离得到的色谱峰数量远大于GC-MS,峰重叠现象明显改善,定性得到的化合物数量为GC-MS的5倍。

Zhu等采用GC×GC-TOFMS分析发现,2,6-二甲基萘3-甲基丁酸、己酸、正十六烷酸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为西湖龙井的关键香气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此前未在GC-MS分析中被发现。

相关链接:茶叶2,6-二甲基萘3-甲基丁酸

点赞图片
  • 暂无回复...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