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弓形虫(一)

发布时间:2018-03-10 09:35 编辑者:周世红

弓形虫是Nicolle和Manceaux于1908年首先在突尼斯巴斯德研究所内饲养的一种沙漠野生啮齿类梳趾鼠体内发现的。因其滋养体似弓形,故定名为弓形虫。此后,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方的人和动物体内均发现了弓形虫。弓形虫的宿主种类十分广泛,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一、病原体的特性

弓形虫属真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弓形虫要完成其生活史,需经过中间宿主体内的肠外期和终末宿主体内的肠内期。在其生活史过程中可以出现不同的形态。

(1)滋养体又称速殖子,香蕉形或半月形,一端较尖,一端纯圆,一边较扁平,一边较弯曲。平均大小4~7μm×2~4μm。姬姆萨染色或瑞特染色,胞浆呈淡蓝色,有颗粒。核呈深蓝色,位于钝圆的一端。主要出现于急性病例的腹水及血液中,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内可见到正在进行内双芽增殖的虫体,有时在宿主细胞的胞浆内,许多滋养体簇集在一个囊内形成“假囊”。在电镜下,虫体的前端包括类锥体及极环。棒状体8~10条,由类锥体向后延伸至核的前沿,呈球棒状,颈部较细而致密,后端膨大。切面有空泡,呈腺状结构,似有分泌物质到类锥体,帮助虫体侵入宿主细胞的功能。棒状体周围有数量较多的微粒体。

(2)包囊 又称组织囊,圆形或卵圆形。外面有一层富有弹性的囊壁,囊内的虫体称慢殖子,数目有数个至数千个,故包囊的大小差别较大,5~100μm。包囊有时可以破裂,虫体逸出后可以感染新的细胞,形成新的包囊。包囊多见于脑、骨骼肌、视网膜及其他组织内,而脑内最多。慢殖子形态与滋养体相似,仅核的位置稍偏后。

(3)卵囊 卵囊呈卵圆形,11~14μm×7~11μm,孢子化后每个卵囊内有2个孢子囊,3~7μm,每个孢子囊内有4个子孢子,子孢子一端尖、一端较钝,胞浆内含暗蓝色的核,靠近钝端。

(4)裂殖体 裂殖体在终末宿主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早期有多个核,成熟时则含香蕉形的裂殖子,前端较尖,大小4.9μm×1.5μm,数目不定,4~29个,呈扇形排列,成熟的裂殖体呈圆形。

(5)配子体雄配子体呈球形,直径约10μm,姬姆萨染色核呈淡红色而疏松,胞质淡蓝色,成熟雄配子体内含12~32个月牙形雄配子。前端有一基体,由此发出两根鞭毛。

雌配子体呈圆形,成长过程中形态变化不大,仅体积增大,可达15~20μm。染色后核深红色,小而致密,细胞质充满深蓝色颗粒,雌雄配子结合后形成卵囊。

弓形虫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在含5%和10%食盐的腹水中,滋养体第5天和第2天仍具有传染性。56oC滋养体及包囊能存活15min,2℃存活3h。未成熟卵囊4℃存活90天,一5℃为14天,一20℃为1天。成熟卵囊一5℃为20天,一20℃为60天,一80℃为20天。

对消毒剂抵抗力很强,滋养体及包囊在4℃下,可在O.1%甲酚溶液、O.01%甲醛溶液、50%乙醇溶液、10%碳酸氢钠溶液中存活15min。对消化酶有相当强的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特点

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流行呈世界性分布,动物和人的感染极为普遍,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弓形虫生活史中的多个时期均具传染性;其次,弓形虫对中间宿主和寄生组织的选择性不严格,与人接触的多种动物均具易感性;第三,终末宿主可有可无,在中间宿主之间可相互传染;第四,虫体在宿主体内保存时间长,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弓形虫的全部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在终末宿主(猫科动物中的猫属和山猫属)肠内进行球虫型发育,在中间宿主(哺乳类、鸟类等)体内进行肠外期发育。猫吞食了弓形虫的包囊或卵囊后,囊壁被消化,子孢子或速殖子及慢殖子侵入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球虫型发育和繁殖。开始进行裂殖,产生大量裂殖子,经过数代后,部分裂殖子变为配子体,配子体继续发育为雌雄配子。两种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最后产生卵囊。卵囊经猫粪排到外界,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经48~96h,发育为感染性卵囊。另外,还有部分被猫摄人的滋养体,进入血液及淋巴循环,并被带至全身各脏器及组织,侵入有核细胞,以出芽或二分裂法进行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部分滋养体可在宿主的脑和骨骼肌内形成包囊,包囊有较强抵抗力,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年之久。

在外界成熟的孢子化卵囊污染食物、饲草和水源,被中间宿主(包括人及多种动物)摄入后释放出子孢子,以及通过口、鼻、咽、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皮肤侵入中间宿主体内的滋养体,通过淋巴液循环侵入有核细胞,在胞浆中以内出芽方式繁殖,经过一段时间,部分虫体就可在宿主的一些脏器组织(尤其脑组织)中形成包囊型虫体。

由于猫科动物为弓形虫的惟一终末宿主,因此,其在流行学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食粪昆虫(苍蝇、蟑螂等)可机械性携带弓形虫而起传播作用。另外,一些家畜的痰液、唾液、眼鼻分泌物和尿中曾分离出滋养体,牛奶、鸡蛋中也曾发现。其他特点还有较冷的地区、热而干燥或地势高的地区,比温、湿及低洼地区的人体感染的少,与动物接触多的比与动物接触少的感染的多。

参考资料: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与分析检测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