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疫苗管理法,审议中,有关在法律中加大惩罚力度的声音从未间断,作为我国首部疫苗管理领域的专门立法,疫苗管理法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为立法宗旨,规定构成违法犯罪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罚款进一步提高。该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我国有45家疫苗生产企业,可以生产60种以上的疫苗,年产能超过10亿剂次。‘四个最严’的要求,主要对疫苗实施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的严管,这将有利于规范疫苗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疫苗质量的提升,也会增强人民群众对疫苗安全的信心。
去年以来,我国疫苗行业在7月份长生生物事件发生后,行业监管力度骤然提升,首次进入立法。7-9月疫苗行业全行业飞行检查,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严肃查处,除涉事的长生生物和武汉生物制品所外,其他企业都顺利通过。但对大部分企业而言,由于行业监管力度提升,企业生产节奏收到影响,致年底出现部分疫苗品种批签发量不足,严重低于去年同期产量。
2018年疫苗行业重要事件及政策
疫苗安全事故频发,行业监管频频失守。近年来,我国疫苗安全事故频发,平均每2~3年发生一起。不难发现,狂犬疫苗是重灾区,且安全事件多发生在生产、流通环节,偶尔有接种不良反应事件,提示我国监管体系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
疫苗安全事件梳理
参考《2019年中国疫苗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未来商机预测》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疫苗产品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年产疫苗逾10亿人份,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也达到世界之最。2017年,中国疫苗产业已降至137亿元,同比下滑6.2%;今年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影响下,产值预计进一步缩水至125亿元。
为积极促进我国疫苗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国将从5方面鼓励疫苗创新和发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疫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疫苗研制和创新,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疫苗研制、生产和储备纳入国家战略;国家制定疫苗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疫苗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鼓励疫苗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不断地提升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国家根据疾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制定相关的研制规划,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像多联多价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制,组织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科研单位、医疗机构联合攻关,研制疾病预防控制急需的疫苗;鼓励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加大研制和创新资金的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疫苗的技术进步;对于创新的疫苗实行优先的审评审批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