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道地药材的分布,寓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即地球环境。因为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地均不相同,从而导致各种药材无论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各有一定的地域性,形成了中药独具特色的"道地药材"概念。
我们的祖先们很早就认识到药材与环境的相关性,如〈神农本草经〉对"道地"的认识多以古国名为主,并粗略论述了含义,体现了古代朴素的生境观。如,巴豆、巴载天、蜀椒、蜀漆、秦椒、秦皮、秦瓜、吴菜页、阿胶等。巴、蜀、吴、秦、东阿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从每药下所记无具体产地而只有生山谷、川|谷、) 11 泽、池泽、大泽、丘陵、田野、平土等具有粗略的生境含义。
古代对道地药材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大环境到小生境,由单一的产地条件到注重水、土、气等的相互关系探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代对道地药材与环境相关性的研究仍显肤浅。环境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道地药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研究视角。"环境"是指"研究中心以外所有事物的总和" 。
"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地球环境(即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从地球环境研究道地药材的生境特点包括地质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群落环境。这些因素并不时单独的起着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并共同影响着该环境中的各种生物。如不同的地质构成、海拔高低等,影响该地域的气候、水、土壤、生物群落等,而这些自然条件对药材品种与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目前对土壤环境与道地性的研究较多,如张重义等比较了5 个不同产区同一种质金银花的地质背景系统( GBS) 及土壤理化状况,发现金银花的道地性受GBS 的制约,分布于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气候的中性或偏碱性的砂质土壤区[ 19] , 赵杨景等开展了道地与非道地当归栽培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综合研究,认为生态环境是形成当归道地性的主导因子[ 20] ; 曹栋贤等研究了白芷根AM 真菌空间分布和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认为白芷能与AM 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黄璐琦等人总结了各种自然环境对植物,特别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在介绍环境胁迫影响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四种假说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对道地药材形成的影响,指出逆境可能更利于中药道地性的形成,提出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理论,并初步探讨了环境胁迫影响药材道地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但是,目前从生物群落等方面对道地药材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是一个有待发展的方向。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