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坚龙胆主产于云南临沧、红河、思茅、永德、凤庆等地。在《中国药典》(一部)中,坚龙胆是排在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之后的。
但在现实行业市场中,坚龙胆用量却是最大,排在其它龙胆前面的。
为了能让行业同仁对坚龙胆质量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细节有个初步了解,现就此给大家进行浅析一下:
一:坚龙胆为什么成了“变色龙”
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三个坚龙胆小样色泽是不一样的。其实,它们是同一块地里生长出的龙胆,之所以出现色泽不同,完全是因为晾晒原因所致。
排序首位黄白色的那个,是一次性晾晒干的,这种色泽的龙胆苦苷含量非常高,如果生长年份、采收期得当,其龙胆苦苷成分往往能高出药典标准要求一倍以上亦不是问题!
中间泛红色的那个,是晾晒至九成干左右,堆置发汗或含潮装包导致红色。这种色泽的龙胆,虽然后期会随着“发汗”时间的推移慢慢“捂干、焖干”,但是,它的含量也会随着“发汗”过程有所损失,不过达到药典标准1.5%。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个色泽紫红或黑红色的那个,则是由于药农在出售前没有晒干,采购商收购后又懒于进行二次晾晒,造成湿货渐渐焖干,导致药材变色甚至接近变质的龙胆。虽然其生长年份、采挖时间与前两个没有区别,但是,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已经大大减少甚至是不够的了!
在龙胆采买方面,有些对此不甚明了的采购商,往往自以为坚龙胆的色泽不同,是因产地土质不同所致,很多人甚至指明就要这种“外观性状好看养眼的红色龙胆药材”,其实这完全是个质量误区!
二:同样是坚龙胆,为何有的能用于切饮片,有的不能用于切饮片?
大家看出来没有,同样是坚龙胆,这第二张图片跟第一张图片有什么不同之处?
当然,不同之处肯定不止一点,但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张图片“地上与地下结合部的芦头疙瘩”很小、不明显。而第二张图片里面的“芦头疙瘩部位”却是很大的!
由此也就造成,第一张图片中的坚龙胆适合“切饮片”,而第二张图片中的坚龙胆只能适合“走药厂”使用。否则的话,如果用第二张图片中的坚龙胆用来“切饮片”的话,恐怕光“疙瘩头”的重量就占了产品的一半,饮片的外观性状就会很不成样子了!
那么,为什么产地会有这两种“芦头”大小不同的坚龙胆呢?是不是“芦头”小的是家种货,而“芦头”大的是野生货呢?——也不是!以上两张图片中的坚龙胆,其实都是家种货。“芦头疙瘩”小一些的,多产于临沧、凤庆、思茅、红河产区,种植时土地是经过刨松或深挖的,由于根系扎的深,不仅芦头小,而且根条长,质量很好。
而“芦头疙瘩头”大的(第二张图片)那种,则是多产于沧源、白莹山一带,由于该产区的山坡砂石裸露、土层较薄,药农又习惯于满山遍野随便浅种撒播,类似于“仿野生”状态种植。在土层没有得到深翻之下,根系无法向下延伸生长,所以导致芦头部位粗大,根条稍短。虽然成分含量也能达到药典标准,但是性状规格却不适宜切制饮片使用。
三:虽然外观性状很好,但成分含量却不够的坚龙胆
在产地或中药材市场方面,还有一种坚龙胆,这种坚龙胆色泽外观、规格等级,各方面看似与图片中前两种龙胆没什么两样(如图三),但是,成分含量却很难达到药典标准要求,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坚龙胆属于前期或后期采收货,所以含量不够。
坚龙胆成分含量最高的采挖期,应在春节前后两个月内为最佳。一般来讲,10—11月份之间采挖的坚龙胆,含量也还勉强够。再朝前9—10月之间采收的成分含量就不行了!
因为前期采收过早,枝叶旺盛、花果未谢,均需要养分供给,根系皮层自然肉质显薄,而导致成分含量不够。
如果是春节后进入到三月份,龙胆苦苷也会因药材进入生长期退粉原因,而含量下降达不到药典标准要求。
因为进入年后3月份,万物复苏,新芽初露,地下根部的龙胆养分已经开始提供给地上芽苗拔节生长,此时采挖的成分含量,由此也便必然低下达不到药典标准。
但是,由于近年产地药农一向对中药材的采挖期不够注重,过于漠视,云南产区龙胆产新出现“全年可采挖化”,有部分药农只要手头紧张,无论是否适合采挖季节,就到地里去刨。以致产地每个月份集市上都能见到卖“新货”龙胆的药农!——这真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于此,也就如这第三张图片中的龙胆,出现某些虽然外观性状尚可,但却成分含量不够的现状!
但是,如果是行业人士或对坚龙胆稍有研究的业界同仁,亦能对此有所分辨。
这种非正常季节采挖的龙胆,一般根条较细瘦肉质不够饱满肥厚、皮薄质次、干枯多皱,根条多呈紫红或暗红色,外皮层且不具革质样自然光泽等特点……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