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二、结果与分析
1、红曲霉产红曲色素产量的单因素试验
(1)装液量对红曲霉液态发酵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装液量的不断升高,红曲霉所产红曲色素的色价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装液量为75mL时,红曲色素的产量达到最高,其色价值可达到279.60U/mL。红曲霉为好氧菌,装液量主要影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溶氧量,当其他培养条件相同时,随着装液量的增加,发酵液中单位体积的溶氧量下降,红曲色素产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下降。付荣霞等研究发现,装液量125mL/250mL时,红曲霉产生的红曲色素最高,总色价可达93.66U/mL。
(2)接种量对红曲霉液态发酵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接种量的不断升高,红曲霉所合成的色价含量先增大后减小,之后接种量继续增大色价再变小;当接种量为7%时,红曲霉所合成的色价含量达到最高,其色价值可达到373.55U/mL。接种量过少,菌体生长缓慢,发酵时间长,色素产量低;接种量过多,会导致发酵前期营养物质消耗过快,使发酵液体黏度增加,影响菌丝体生长剂色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红曲霉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适接种量为7%。这与李慧等的实验结果有所不同,李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5%的接种量对红曲霉液态发酵效果较好。
(3)培养时间对红曲霉液态发酵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培养天数的递增,红曲霉所合成的红曲色素含量逐渐增高,当培养时间为7d时,红曲色素的含量达到最大,其色价可达429.39U/mL;之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色素含量反而逐渐减少。估计是因为红曲霉发酵培养到一定时间后,体系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耗尽,导致红曲霉生长缓慢,而红曲色素的产量也随之减少。因此选择培养时间7d为最佳培养时间。而邱鹏等得到的最适培养时间为10d,红曲霉发酵培养10d后,其红曲色价可达112U/L。
(4)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与未添加铜离子的对照相比,加入铜离子后,色价随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表明发酵液中的红曲色素产量减少,最后趋于平缓;加入亚铁离子后,色价随亚铁离子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亚铁离子浓度达到0.01mmol/L时,色价达到最大值,为503.00U/mL;之后,色价随着亚铁离子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当亚铁离子>0.02mmol/L,色价变化不是很大;与对照相比,发酵液的色价随铁离子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铁离子浓度为0.01mmol/L时,色价达到最大值,为512.33U/mL。
(5)维生素对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
由图5可知,与对照CK(红曲色素产量为476.40U/mL)相比,不同维生素对红曲霉产红曲色素的影响各不相同,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对红曲色素产量有促进作用,维生素B5和叶酸对红曲色素产量影响不大,而维生素H对红曲色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维生素对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都是先增后降;其中当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的浓度为0.03%时,红曲色素的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47.02U/mL和635.26U/mL。这与杨成龙等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2020年10月30日,由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主办,河南省豫南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和河南省中科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线上专题研讨会即将如期召开,直播入口准时开启,期待您的参与!
了解更多> >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当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再次重拳来袭,在2019年10月24日,连下3个公告多达16项国家环境标准。贯彻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为己任,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宗旨;伟业计量力争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服务,现就新发布的标准需要的 推荐给大家。详情请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电话4000—999—322
了解更多> >本课程以几种叶菜类蔬菜为对象,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结合快速溶剂前处理方法,探索叶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限时免费,直接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