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之一,随着我们生活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土壤环境的质量也在发生变化。及时获取土壤状态以及变化规律,对土壤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利用率。本文就我国土壤监测技术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土壤监测质量、完善土壤监测管理的对策建议。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壤环境质量不仅关系着农产品的生长和安全, 更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对社会稳定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普及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 我国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污染源来自于农业种植的肥料、农药、地膜, 来自于工业的废水废物, 对矿山开挖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我国对于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改善环境、优化资源是提高国家经济和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而环境监测就是环境保护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 发现土壤环境问题, 制定合理的技术解决路线和发展规划, 改良土壤, 降低污染, 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
一、新疆土壤环境质量分析
(一) 新疆主要土壤类型
新疆地域辽阔, 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 新疆后备耕地约2.65亿亩,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扩及农村的发展势头下, 新疆地区的后备耕地无疑是我国最大的耕地储备力量, 新疆约有30多种土壤类型, 可以称为土壤的博物馆, 其中荒漠土壤和内陆盐土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土壤类型, 新疆域内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 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相对土壤含盐量较少, 整体来说北疆地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要低于南疆, 新疆域内的盐碱地均有盐渍化与荒漠化并存的特点, 且土壤含盐成分复杂。
(二) 盐渍土的成因
1. 自然气候与地形。
新疆四周高山围绕, 是一个封闭性的内陆盆地, 由于远离海洋, 属干旱荒漠气候,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土壤中的盐分就会随着土壤水分蒸发而上升积聚在土壤表面, 且由于降水量稀少, 难以通过淋溶作用带动盐分移动, 致使土壤中普遍积盐。
2. 地质因素。
新疆各灌区周围基本都有山区, 山区岩石和成土母质均含有盐分, 这些盐分经洪水或地面水冲刷而带至低洼地带或盆地, 又被用做农业灌溉, 由于盆地的地形限制, 盐分没有外泄条件, 久而久之遗留下来, 且逐年增加。
3. 水文因素。
新疆绝大多数河流为内流河, 经由山区流向盆地, 河流的流程短且渗漏严重, 山区盐分经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带至盆地, 逐渐积累, 另外地下水的水位较高和地下水矿化程度大也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4. 水利因素。
大规模无统一规划的引水开荒行为造成了流域的水土失衡, 撂荒耕地土层底部盐分会逐渐上升至地表造成土壤盐渍化, 漫灌、串灌、重灌轻排的灌溉方式使得地下水位上升, 促使土壤次生盐渍化。
5. 农业因素。
随着节水滴灌技术在疆地的推广, 土壤盐渍化出现新问题, 由于滴灌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 土壤中的盐分只是发生移动而无法彻底消除;种植结构单一使得土地用养失调, 有机肥减少而化肥更多地使用于农业, 使得土壤养分富积过量, 盐分增多。
(三) 盐渍土的监测方法
1. 野外调查与实验。
通过野外实地取样获得盐渍土最直观的信息, 野外样本采集布点要均匀分布于全工作区域内, 划分出具有代表性的采样区域, 并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本。通过观测和实验分析掌握现实土壤盐分数据, 取样的方法有网格取样、随机取样、整体取样等几种方式。
2. 田间观测与数值模拟。
这种监测方法比较传统, 选取具有盐渍化表征的试验田进行连续数年的监测与预报, 这种方式虽然监测的精度较高, 但是费时费力, 可调查的区域较小, 且受地域土壤性质的区别差异影响, 监测结果不具有普遍性。
3. 现代信息化监测技术。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 以遥感影像为依托, 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高新技术综合构成强大的技术体系, 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 分类、解析、提取土壤相关信息, 为盐渍土的动态分析、监测预报工作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为加强盐渍土治理, 保护、改善土壤环境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现代化信息监测技术更加高效、快捷、准确、机动、可靠, 数据处理也更加科学, 对于新疆以及我国中西部幅员辽阔地区,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极具实用意义。
(四) 盐渍土的改良技术
新疆早期开展大面积垦田工作时, 由于排灌系统不健全而造成耕地大面积盐渍化,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以生产建设兵团为主开展了盐碱地的改良试验研究。在这几十年的发展期间, 改良治理技术手段持续更新, 治理方法和思路也在不断发展, 对盐渍地的改良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治理。治理方法主要有水利工程改良、农业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等几种方法;在治理理念上从消极应对向积极处理转变, 从预期彻底根治到落实把握好盐分调控转变, 从单一治理措施向土壤周边环境综合规划转变, 注重区域水盐平衡, 以创新理念带动技术发展突破, 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提供的可靠依据下不断进行治理调整。新疆的盐渍土改良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果, 前疆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盐碱土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 也增加了绿化面积, 对于新疆干旱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一) 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视度不够
土壤环境因具有隐蔽性容易被人忽略。当前我国对于大气、水、声环境等常规环境监测已经建成了较成熟的监测体系, 具有较高的监测能力, 而对土壤环境的监测起步较晚。2006年我国首次组织开展大规模、系统性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调查, 对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有了基础了解。但大部分企业和人们对于土壤环境质量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为了私利偷偷排放污染物的现象屡禁不止, 对土壤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因此,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控制迫在眉睫。
(二)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整体能力不足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没有形成统一的监测体系, 当前我国的国土部门、农业部门、环保部门都在做土壤监测工作。但是由于评价方法不一, 监测技术规范各异, 监测结果数据没有完全共享等因素影响, 致使各部门各自为政, 监测工作分散, 效率不高;各省市县环保监测部门在监测设备、专业人才、财务支持方面存在不足, 使监测工作难以得到基本保障, 体系建设总体落后, 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难以支撑落实监管决策。
(三) 缺乏对新型污染物的土壤监测
随着化学用品、新型产品使用率的增加, 对于土壤的污染物类型也是越来越多, 并且更加复杂化, 污染日益严重。除了当前我们重点关注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外, 也要加大对新型污染物的监测控制, 比如抗生素、激素、放射性核素等, 很多地区对此部分的监测尚处于空白, 不具备相应的监测能力。
三、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水平的策略
(一) 建立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 加强监测后备保障
从上至下推行各级土壤质量环境监测体系, 修订完善地区、市县级的土壤环境监测标准, 主力打造市级土壤环境监测站的骨干站点, 完善县级环境监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监测第一战线基础, 做好对基层监测机构的资金支持, 设立专项, 建立长效机制, 让资金落到土壤监测的实处;加强对基层监测机构的人员培训和专业素质提升, 引入高端人才投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工作中去, 丰富现有工作人员培训渠道, 使土壤监测队伍更加专业化;加大投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理论、技术、研发领域的研究, 开展新型污染物监测项目, 加强环境监测机构与科研机构、高校的通力合作, 攻克技术难题, 创新监测方法。
(二) 拓建土壤质量环境监测网络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 我国环保部有序打造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已经建立了覆盖重点区域、主要环境要素、污染源的环境监测体系, 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分层分级、逐层递进的管理体系。在全国组织设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 并于2016年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明确了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目标和策略, 全力控制土壤污染, 改善土壤质量。打造土壤环境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土壤基础信息数据库, 整合监测部门数据信息, 实现信息资源互联共享, 借助现代技术实时更新数据, 真正发挥出土壤监测在防治污染、农业种植、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方面的作用, 为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产业创新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2019年7月5日,奥科集团举行表彰暨外贸部授牌仪式大会,庆祝研发中心成功获批10个国家 、对照品项目首批成品研制成功,同时向外贸部团队举行授牌仪式。奥科集团总经理周婷婷、董事肖航及全体员工参加本次大会。
了解更多> >伟业计量现推出异辛烷标准溶液、二氯甲烷标准溶液、全氟三丁胺溶液等仪器检定标物,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检测方法评价和仪器校准等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障,且全部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