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对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应用进行了分析, 明确了土壤环境监测分区域点位布设、网格点位布设、判断点位布设等具体点位布设方法的应用, 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引言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 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密集、交通车辆不断增多、市政施工越加拼盘, 城市土壤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城市土壤污染的分布呈现区域化、碎片化等特点, 传统的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发展, 必须加强对点位布设的规划, 使得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的有效性不断提升。
1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分区域点位布设的应用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分区域点位布设是指将城市的整体进行区域性的划分, 根据城市土壤结构的实际情况, 将土壤环境分为不同的区域, 并在各个区域进行点位布设, 使得点位布设的位置更加科学、高效。
1.1 梯度带点位布设
梯度带点位布设主要根据城乡分布的梯度进行位置的划分, 可分为城区、城郊结合部、郊区三个梯度区域, 该类区域的划分可从市中心出发, 沿着市中心的直线距离进行度量, 明确市中心周围城区、城郊结合部、郊区三个区域的具体距离, 但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以及城市建设的不同, 最终度量的区域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有所差异, 还需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点位布置。梯度带点位的布设还可根据实际的土地污染情况与历史用地情况进行明确的规划, 例如, 城市建设中区民区的建设, 根据区民区建成的时间、建成前土地的使用情况, 可将各类住宅小区进行合理的区分, 针对各个小区进行点位的布设, 观察小区内部土地的潜在污染情况与历史用地遗留的污染积累问题。由于梯度带划分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布局, 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状布局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为土壤环境监测的点位布设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1.2 功能区点位布设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根据土壤利用功能的不同, 可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如城市建设中的工业区、开发区、居民区、科教区、城市公园区、商业区等。虽然不同区域的功能建设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 但不同区域的应用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也多有不同, 将点位布设在不同功能区域中, 监测土壤质量与不同土壤利用功能类型之间的相关联性。功能区点位布设方式的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其优势在于能够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利用功能的土壤环境监测, 观察在该类土壤利用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具体变化情况, 可加强针对性研究与记录, 但其劣势在于随着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许多土壤环境的利用功能会随着建设发展发生变化, 出现功能区域叠加的情况, 进而影响点位布设对该区域土壤环境的检测数据。
1.3 行政区点位布设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还可通过行政区点位布设的方式进行划分监测, 该类划分方式主要为了满足国家的行政管理需求, 在城市中的行政区域进行点位的布设, 以广州市的土壤重金属监测为例, 其中Lu元素的检测主要在划分出的越秀区、荔湾区、黄浦区、海珠区、白云区等各个行政区域进行土壤的点位布设监测。该类点位布设监测方式的优势在于区域划分明确, 能够结合各个行政区域的具体发展特征合理的设计具体的监测数据与监测手法, 且该类方式获取的土壤环境数据常用于区域间的污染物含量比较, 以判断各个行政区域土壤环境的污染情况。但行政区划分的方式点位布设的范围较大, 监测的范围较大, 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数据与城市化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数据偏差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1.4 城市方位点位布设
城市方位分区监测可分为东城区、西城区、南城区、北城区以及城中心五大区域, 根据方位进行城市划分并进行点位的布设, 该类点位布设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城区建设不同方位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观察, 其劣势在于城市发展建设不可能随着各个区域规律发展进行相关规划, 不同方位的点位布设获得的具体的结果代表性较低。
1.5 环状分区点位布设
城市土壤的环状分区监测是指围绕城市中心向外延展的区域划分, 如北京市区可分为一环、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等, 每一环的点位布设会根据尺寸的不断增大加强点位布设网格的尺度, 以此适应每一环的土壤环境监测, 该类土壤环境分区监测方法适用于以环为单位的城市, 环状分布情况下通过定点的土壤质量检测, 可有效对比每一环的土壤污染情况, 进而综合分析城市土壤环境变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但城市土壤的环状分区点位布设同样存在一定的弊端, 环状分区会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环状分布不断扩大, 此时点位布设与监测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需求较高, 消耗越来越大, 也会影响监测数据的实际质量。
2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网格点位布设的应用
网格点位布设法是指将城市的整个区域划分成若干几何网格的形式, 将采样点设置在网络的中心或网格的交叉点, 以实现对城市区域全面性的土壤环境监测, 该方法在我国的土壤质量监测上应用较多, 现阶段主要包含两种布点方式, 一种是系统网格布点法, 即系统将监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与部署后, 每个网格内部都设定一个采样点, 更加全面的采集土壤质量数据信息。另一种是随机布点法, 在设计的网格内按照概率算法随机抽取一定的网格布设点位。
网格点位布设的应用主要包括常距网格、变距网格以及嵌套网格三种类型, 其中常距网格主要由0.2km、0.25km、0.4km、0.5km、1km、2km、3km等不同尺度的网格, 可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合理的设计网格的尺度, 把握网格点位布设与人力、物理、财力等方面的平衡性, 促使网格点位布设的应用更具有科学性, 监测到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变距网格是指根据不同的城市土壤环境监测需求, 在网格点位布设的距离设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嵌套网格则是指在网格设计中还根据一定的规则加入了小网格, 在小网格的范围内布设点位, 以此进一步优化对网格内部的土壤环境监测分析。
3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判断点位布设的应用
判断点位布设法是指相关专家根据当地的市场调查与相关资料的查询, 对城市土壤结构与环境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布点, 其中包括对住宅区资料的查阅、实地考察调研、相关专家咨询等。判断布点法对监测人员的专业要求与技术要求较高, 要求监测人员具备较强的土壤资源信息整合能力, 能够把握土壤环境变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合理性的设置布点的区域与范围, 但该类布点方法的弊端在于主观性较强, 受到检测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影响, 很容易出现误判、漏判等问题, 影响监测结果的代表性与准确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城市土壤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可分为分区域点位布设、网格点位布设以及判断点位布设三种类型, 其中分区域点位布设又包含梯度带点位布设、功能区点位布设、行政区点位布设、城市方位点位布设、环状分区点位布设等具体点位布设的应用方法, 合理利用各类点位布设方式,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加强对城市土壤环境的监测与管理, 为城市土壤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江西化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大转盘抽奖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活动不停,精彩继续!我们即将迎来下一期活动:“积分兑换月”,活动时间12月1日-31日,精美礼品兑不停!积分商城更为大家带来了小米电动牙刷、多功能按摩仪等等最新礼品,敬请期待!
了解更多> >2025年3月31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职业健康安全强化行动方案(2025-2030)》,首次将空气有毒物质监测精度要求提升至十亿分之一(ppb)级别。在此背景下,针对苯系物、重金属、氨等常见危害物的 需求激增。我司依托GBZ/T 300系列标准,推出全场景覆盖的 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精准监测、合规管理。
了解更多> >中国药典第2341部分针对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更是细化了检测方法,为药品及相关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这一系列高标准要求,伟业计量精心研制并推出了与药典2341紧密对应的系列农药溶液 。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