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技术对策(四)

发布时间:2020-11-19 16:52 编辑者:夏德婷

4乡村生态循环农业振兴的保障措施与对策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要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和谐发展;这无疑是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命题。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新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全面推动农业生产生态化、良好生态产业化、产业衔接有序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绿色发展持续化。实践证明,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不仅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而且顺应绿色兴农与质量强农要求,其作为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乡村新生产方式与发展途径探索,要注重突破合理节约资源与高效循环利用的技术瓶颈,着力拓展有效开发空间并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美丽乡村做出贡献。就乡村生态循环振兴发展的对策而言,重点要把握以下5个环节:

4.1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实施农企结合项目带动

强化各级政府投资主渠道建设,在稳定基础设施投入时,要不断拓展集体、个体、企业投入渠道,创新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力求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要使农业科技财政性投入增幅逐年提高,全面发挥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同时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占年度总产值的比重也要做到逐年提高,注重鼓励并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增加项目投资力度。同时要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并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要因势利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乡村金融服务领域,构建多元化成分优化组合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4.2拓展科企创新模式,建立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大对乡村科技创业型企业或创新性经营模式的有效支持力度,强化科技特派员的供需对接与实施科技创业的便捷信贷服务,拓展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与科技创业的贷款新途径,开辟技术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新渠道,同时也要强化对农业成果转化与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应发挥先进科技研发优势,与乡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协同创新与联合攻关,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与乡村循环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4.3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

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生产,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促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开发的必要条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化生产,可以让更多农户在产业开发中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进而有利于激发农户集成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积极性。要依法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自愿与有偿使用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集约化生产合作与农业综合开发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种养加高效经营模式与乡村绿色农业产业化技术创新。

4.4提升集成推广能力,推动产业化生态化发展

整体推进乡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要注重利用技术创新与规模效应,并形成具有区域经济与生态特色的产业优势,优化构建并培育壮大乡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集群。就此,政府农业管理部门要强化科技推广及其服务体系建设,予以专项经费支持,不仅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创业企业与推广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要着力提高开发企业与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的服务能力,引导并推动家庭农场绿色农业的高优经营与持续发展,注重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经营高效循环农业的开发实体。

4.5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乡村科技普及水平

结合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新业态发展趋势设立公共知识服务体系。一方面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推广队伍,另一方面要强化培训乡村创业人才,鼓励先进,推动工作。同时创新乡村农技推广方式与服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媒体传播方式,为乡村农民提供简洁扼要、直观明了、高效便捷、双向互动的常态化服务。

总之,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现代农业产业振兴之中,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绿色产业与生态循环经济的规范化、集约化、高效化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有机融合,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整体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关键在于要从政策导向,管理制度、创业机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探索,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开发效益,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环境效益变成经济效益,实现农业高效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统一,为乡村振兴与美丽家园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第15卷第2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

相关链接:废物组合绿色目标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