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妇产科疾病,其临床定义为分娩后2h患者阴道出血量>400ml,或分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该疾病临床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以往临床针对产后出血给予缩宫素类药物促进分娩后子宫收缩,避免大量出血,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现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因子的影响,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I月-2018年12月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2~41(32.1±2.3)岁;孕周37-42(39.5±1.7)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3-40(31.5±2.4)岁;孕周37~41(39.2±1.8)周。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止血及纠正休克治疗,并给予缩宫素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然分娩患者后臀部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患者需于直视状态下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pg。若效果不理想可在15min或30min后再次给药,但注意总给药量<2mg。
(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15min内出血量显著减少,子宫明显收缩为显效;治疗后30min内阴道出血量<50ml/h,子宫收缩效果良好,尿量>30ml/h为有效;治疗后子宫无收缩,阴道出血量>50ml/h、尿量<30m]/h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2)凝血因子:治疗前后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5ml,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凝血因子,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F1B)水平。
(3)阴道出血量及围术期指标:采取容积法、称重法计算2组患者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i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下载文档到电脑,使用更方便
300 积分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