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

酱油-会员头像-m.cellulartx.com伟业计量
酱油 2019-05-14 09:24 评论( 2 ) 浏览( 4730 )

中药材加工产地初加工

1、概念

中药材加工是指对中药原材料进行技术性系统处理,按照加工的目的和加工的流程的不同,依次可分为中药材产地加工、中药材炮制加工、中药材深加工三个部分。中药材产地加工为中药材加工的第一阶段,又称为“中药材产地初加工”。

2、目的 

因中草药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除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进行初加工。加工后的药材,既能保证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另外,在初加工时按照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

3. 产地初加工的方法

一、根及地下茎类药材

(一)分级

将药材的地下部分采收后,按不同大小进行分级,以便于进一步加工和商业交流与贸易,如三七、牛膝、白芍等。

(二)净制

又称净选加工,是指中药材采收后,去除药材中混杂的泥沙、非药用部位、劣质药用部位的处理方法。净制的目的是纯净药材,保证饮片质量,便于下一步中药材炮制加工。方法如下:

(1)水洗

药用部分采收后,用水洗净掺杂的泥沙、污物,除去芦头和须根。芳香性药材一般不可水洗,如薄荷、藿香,亦可不水洗,让其干后泥土自行脱落或待干燥过程中再通过搓、撞除去。

(2)刮皮

药材采收后,对于干后难以去皮的根茎,应趁鲜及时刮去外皮,然后晒干,如山药、桔梗、牡丹皮等。有的药材需蒸煮才脱皮的,先将根茎洗净后入沸水中蒸煮几分钟,刮去外皮,然后漂净晒干,如天冬、白芍、明党参等。

(3)切

对于质坚不易干燥的粗大根茎,应在采收后即刻洗净除去残茎和毛须,趁鲜切片、切段或切丁晒干,如丹参、大黄、玄参、葛根等。

(4)烫

对一些肉质、含水量大的块根、鳞茎类药材,如天冬、百部等,收后宜放入沸水中烫片刻,然后再捞出晒干。通过沸水烫,可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破坏酶的活性,促进水分蒸发,利于干燥,并可增加透明度,但要注意水温和时间,以烫至半生不熟为好,过熟则软烂,品质差,如天门冬、百部、延胡索等。

(5)蒸

有些药材采收后要进行蒸煮,然后再晒干,如郁金、天麻、玉竹、何首乌等。

(6)熏

对于一些粉质程度较高而需久存保色的药材,为了保护产品的色泽,在干燥前可用硫磺熏蒸,如山药、泽泻、白芷等。熏硫还可加速干燥,防止霉烂。简易的硫磺熏蒸,可在室内、熏硫柜或大缸等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国家现已禁止硫磺熏制)

  根茎类药材除上述的加工方法外,有的还用其传统的加工方法,如浙贝母要将鳞茎表皮擦去,加一些石灰,吸出内部水分,才易干燥。又如玄参体积大,晒至五六成千时,须堆积几天,使其“发汗”(即“回潮”),促使内部深层水分向体表转移,以利干燥经多次反复堆晒,才能完全干透。

二、皮类药材

一般采收后按规格趁鲜修切成一定大小的块或片,然后直接晒干。但有些药材采后要立即刮去栓皮再晒干,如黄柏、丹皮等。还有些药材要经烫处理,如肉桂、厚朴、杜仲等应先放进沸水中稍烫后,取出叠放,让其“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状、双卷筒状,最后晒干或烘干。

三、全草及叶类药材

  全草和叶类药材含挥发油成分较多,采集后宜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晾干。在未完全干透之前要扎缚成捆,然后再晾至全干,以免在干燥后捆扎易碎,如大青叶、紫苏、薄荷等。有些可直接晒干,如穿心莲、金钱草等。但对一些肉质药材,如垂盆草、马齿苋等,茎叶内含水量较高,宜先用沸水烫后再干燥。

四、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采收后一般可放置通风处摊开阴干或置阳光下直接晒干,也可在低温条件下迅速烘干。但应保持颜色鲜艳,花朵完整,并注意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浓厚的香气,如金银花、西红花、旋覆花、红花、茉莉花、玫瑰花等。但尚有少数花类药材,还需适当蒸后才干燥,如杭白菊等。

五、果实与种子类药材

  一般果实采收后可直接晒干,但有的还须烘烤烟熏,如乌梅等;还有些要切成薄片晒干,如酸橙(枳壳)、佛手、木瓜等;另有些是以果皮入药的,要先将果实切开,除去瓣和种子后再晒干,如栝楼(瓜蒌)等。而对于以种子入药的,可将果实采回晒干后,去掉果皮,取出种子即可,如薏苡、决明等;有的连同果壳一起干燥贮藏,以保持有效成分不致散失,如砂仁等;有的则要打碎果核,取出种仁入药,如杏仁、郁李、酸枣仁等。

4. 中药材的干燥

  中药材采收回来以后,在初步加工时均要及时进行干燥。干燥目的是除去药材中所含的水分,减少体积,便于运输和贮藏。干燥时要根据中药材种类,有效成分的性质,药材的特点,选择适当方法进行干燥。常用的方法有日晒、阴干和烘干三种。

1)晒干法

  可将药材薄摊在水泥板或石灰晒场上晒干,也有把药材摊开放在席子上置阳光下曝晒,如有条件搭架子,把席子放在架上则干燥得更快。晚上将药材堆起或盖好,防雨、露和防风刮走。经多次摊晒至干燥为止。日晒法适用于不要求保持一定颜色和不含挥发油的药材,如党参、薏苡等。

2)、阴干法

  阴干的方法,通常是将药材放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空气流通,使药材中的水分自然蒸发而达到干燥目的。此法主要用于花类及芳香性的药材。

3)、烘干法

  此法是利用火炕或放在烘房架子上烘烤,使药材干燥,尤适用于阴湿多雨的季节。烘烤芳香药材和含挥发油的果实、种子等药材,温度要低一些,一般不超过40℃。有些药材,如生地等,则用炕或焙的方法处理。

  以上干燥方法,对于不同的中草药可灵活选用,但必须注意干燥温度,只有适宜的干燥温度才能使有效成分不受影响,而又能达到干燥的目的。特别是采用烘干法,一定要严格掌握与控制好温度。一般用50~60℃干燥,可抑制植物体内酶的作用,而避免苷与生物碱成分的分解。除特殊干燥外,一般为了防止花和全草类药材因水分引起的发酵、腐烂、变色或成分因加热而变化较多的,干燥应用40℃以下低温处理为好,其中以20~30℃为宜。根及地下茎类药材以30~65℃为宜;浆果类以70~90℃为宜。植物体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不同,干燥的适温也异,含挥发油类者,宜25~30℃,含苷与生物碱类,宜50~60℃;含维生素类,宜70~90℃。

点赞图片
  • 很全面,受益了
    Baidu
    2019-05-14 16:15:32
    0 回复(0) 收起
  • 中药材初加工知识,很全面,值得借鉴,学习。
    Baidu
    2019-05-14 11:37:31
    0 回复(0) 收起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发表评论
楼主动态
相关推荐
  • 你好,请问质控样,标样, 的区别和用途 你好,请问质控样,标样, 的区别和用途
  •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
  • 液相色谱的使用方法 麻烦您帮我解答
  • 打开粘固的玻璃磨口 当玻璃仪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开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1)用木器轻轻敲击磨口部位的一方,使其因受震动而逐渐松动脱离。对于粘固着的试剂瓶、分液漏斗的磨口塞等,可将仪器的塞子与瓶口卡在实验台或木桌的棱角处,再用木器沿与仪器轴线成约70°角的方向轻轻敲击,同时间歇地旋转仪器,如此反复操作几次,一般便可打开粘固不严重的磨口。(2)加热有些粘固着的磨口,不便敲击或敲击无效,可对粘固部位...
  • 玻璃仪器特殊污垢清洗分享 当玻璃仪器上粘结了特殊的污垢,用一般的洗涤方法难以除去时,应先分辨出污垢的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对于不溶于水的酸性污垢,如有机酸、酚类沉积物等,可用碱液浸泡后清洗;对于不溶于水的碱性污垢,如金属氧化物、水垢等,可用盐酸浸泡后清洗;如果是高锰酸钾沉积物,可用亚硫酸钠或草酸溶液清洗;二氧化锰沉积物可用浓盐酸使其溶解;沾有碘时,可用碘化钾溶液浸泡;硝酸银污迹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泡后清洗;银镜(或...
  • 和标准样品的区别 能讲讲 和标准样品的区别吗, 中一级 和二级 是否都能用于实验室的溯源,例如标准曲线的配置。标准样品如GSB系列能否用于溯源呢,以上问题是否有文件支持
推荐标物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