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2、琼脂-刺槐豆胶载药凝胶缓释分析
(1)红外分析
图5为盐酸二甲双胍、琼脂-刺槐豆胶凝胶、负载盐酸二甲双胍琼脂-刺槐豆胶凝胶红外光谱图。由图5(a)所示,3369cm-1、3293cm-1和3155cm-1处的吸收峰是C=N-H基团中N-H伸缩振动吸收峰,而1626cm-1处出现的吸收峰为C=N的伸缩振动,1559cm-1处为N-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图5(b)中3360cm-1处有很强的O-H伸缩吸收振动峰,在1077cm-1和933cm-1处出现的吸收峰为琼脂中3,6-内醚-半乳糖的特征吸收峰。图5(c)中3360cm-1、3229cm-1处的强双吸收峰为多个吸收峰的缔合峰。(a)中1626cm-1和1559cm-1处吸收峰对应(c)中1632cm-1、1559cm-1处吸收峰[18],说明二甲双胍负载于复合凝胶中。
(2)溶胀性能分析
载药凝胶在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胀性能见图6。由图6可以看出,在相同溶胀时间内,复合凝胶中刺槐豆胶含量越大,样品溶胀率越大。说明刺槐豆胶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其凝胶骨架的溶胀能力。复合凝胶样品在5h基本达到溶胀平衡。吸水倍率由纯琼脂凝胶15倍增至25/75样品的23倍。
(3)载药率及体外释放分析
琼脂-刺槐豆胶复合载药凝胶样品的载药率如表1所示。图7为负载盐酸二甲双胍的复合凝胶体外释放结果。表1数据表明,样品载药率均一度较好。由图7可见:载药凝胶样品均存在药物突释现象。这是因为载药凝胶样品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凝胶表面析出留存药物,因此在药物放入缓冲液中便出现了药物突释现象。琼脂样品的突释行为尤为突出,1h即释放出90%左右的药物。对于复合凝胶来说,随着体系中刺槐豆胶占比的增加,凝胶的突释行为显著降低,样品25/75仅有25%左右的突释,药物缓释时间也得到了较大的延长,这是因为随着刺槐豆胶占比的增加,更加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会有利于阻碍二甲双胍的释放,延长缓释时效。如表1所示,此药物缓释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以25/75样品缓释效果最佳,T50为1.5h,T90为5h,可达成对二甲双胍长时间缓释的效果。
三、结论
通过对琼脂与刺槐豆胶复合胶液的流变性能,以及由复合胶液所形成的复合凝胶的力学性能与表观相貌进行测试,可以发现:随着刺槐豆胶的含量增加,琼脂与刺槐豆胶复合胶液的表观黏度值呈增大趋势,复合凝胶的骨架结构网孔变得更加细小致密,凝胶硬度、耐咀性、弹性呈现降低趋势,但内聚性呈现增大趋势。复合胶液的旋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在温度高于和低于40℃时,复合胶液的旋光度实测值呈现大于和小于理论计算值的变化。这说明在复合胶液降温过程中,复合胶液中的琼脂分子与刺槐豆胶分子间通过分子间力(含氢键)发生了相互作用,生成了由琼脂分子与刺槐豆胶分子构成的新的聚集体。此外,琼脂-刺槐豆胶复合凝胶天然骨架材料可以作为盐酸二甲双胍药物的缓释载体,随着刺槐豆胶在体系中占比的增加,突释现象大幅减弱,缓释效果明显增加。载药样品的缓释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中样品25/75(琼/刺)效果最佳,T50时间为88min,整体缓释过程可持续5h以上。此缓释骨架材料均为未经过化学改性的纯天然多糖,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广阔,但载药率方面有待于改善提高。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值此端午假期来临之际,我司于2021年6月12日 -- 2021年6月14日放假三天,为确保正常收货,请提前备货!放假期间如有问题,可拨打热线电话:4000-999-322或者在QQ、微信留言!
了解更多> >2025年3月31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职业健康安全强化行动方案(2025-2030)》,首次将空气有毒物质监测精度要求提升至十亿分之一(ppb)级别。在此背景下,针对苯系物、重金属、氨等常见危害物的 需求激增。我司依托GBZ/T 300系列标准,推出全场景覆盖的 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精准监测、合规管理。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